佛像雕塑及其分類

佛像雕塑是雕刻藝術(shù)的一種,也是流傳時間最長的一種,它在每個大大小小的寺廟中都可以見到。佛像藝術(shù)的出現(xiàn),最早是在公元一、二世紀(jì),它是受古希臘文化影響、印度文化和西域文化相混合的“犍陀羅”文化的產(chǎn)物。

  佛像是造像數(shù)量最多的一類,最早期的佛像雕塑多見于石雕石刻,后來銅佛像雕塑開始出現(xiàn),銅佛像大多形體較小而精致,便以攜帶供奉于佛寺和信眾家中佛龕,或納藏于佛塔地宮之中,從古流傳至今,有著很高的收藏價值。

  在寺廟中,常常供俸著許多種佛像雕塑,因?yàn)槠渖矸莶煌,佛像雕塑的形象、材料、種類也不相同,按照制作材質(zhì)的不同一般分為:銅佛像、金佛、石材佛像、玉佛、玻璃鋼佛像等等。依其身份,大致又可分為以下四種:

  一、佛陀圣像

  佛陀,在狹義上說,是指釋迦牟尼佛的意思,但是,隨著佛教教理的發(fā)達(dá),“佛陀觀”便分為法、報、應(yīng)三身。遍滿宇宙寂靜之無色無形的理佛,稱為法身佛;為著救度眾生經(jīng)過長時間積功累德的結(jié)果而顯現(xiàn)出佛身,并建立凈土的是為報身佛;因化益眾生,而出現(xiàn)在娑婆世界的,是為應(yīng)身佛。諸佛的名字在經(jīng)典上記載的有盧舍那佛、大日佛、釋迦佛、阿彌陀佛、藥師佛等等。佛有時稱如來,這是梵語多陀阿迦度的意思。

  二、菩薩圣像

  菩薩兩字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縮寫,也有譯成大道心眾生、大士、高士、覺有情等。菩薩圣像有文殊、普賢、彌勒、日光、月光、虛空藏、地藏,以及隨侍阿彌陀佛的二十五菩薩、觀世音等等,其中觀世音菩薩尤為著名。觀世音菩薩又稱觀世音大士、觀自在、白衣大士等。
 
  三、明王圣像

  明王,大多屬于密教,有不動明王、降三世、軍荼利、大威德、金剛夜叉等,統(tǒng)稱“五大明王”。明王是擁護(hù)三寶、護(hù)持國土、保護(hù)人民的。有時現(xiàn)佛的忿怒身,以光前的智慧來制服一切惡魔和障礙,看起來具有極恐怖的威嚴(yán)。

  四、天人神像

  天人神像的種類很多,形象較威猛的有四天王、梵天、帝釋天等;較溫柔的有辨才天、吉祥天、技藝天等。另有所謂天龍八部、十二天、藥師十二神將、般若十六善神、觀音二十八部眾等。其中的男性均手持劍戟、身穿甲胄、勇猛異常;女性均美麗、高雅,好似仙女下凡。